top of page
拋開既定印象,紙紮品的本質
其實是一種極其溫柔、真摯的情感寄託。

許多人提到紙紮品,直覺會聯想到宗教儀式、迷信,甚至帶有一絲忌諱與排斥。但若我們靜下心去了解,會發現紙紮品並不僅僅是迷信的象徵,它們承載的是生者對逝者的記憶、牽掛與祝福,是一種超越生死的情感連結。紙紮品不需要宗教信仰的支持,也沒有特定的使用規範。只要你曾懷念過一個人,只要你心中有思念,那麼紙紮品就有它存在的意義。

當摯愛離世,許多話來不及 說,許多事來不及做,許多想給予的東西,也永遠無法親手送出。那份遺憾,深埋心中,像一道沒能縫合的傷口。
紙紮品,正是這份遺憾的寄托。它們不是單純的陪葬物品,而是一種情感的延續——彌補我們曾經想給、卻來不及給的愛。也許是一台他生前夢想卻未曾擁有的車、一個她從未能擁抱的名牌手袋,或是一幢象徵溫暖與歸屬的房子。這些看似紙做的物件,其實都是我們對「愛」與「思念」的具象化。
對往生者而言,它們是晚來的禮物;對在生的人來說,它們是一份道別時仍能「做點什麼」的慰藉。紙紮品無法挽回生命,卻能填補情感的空缺。

當棺木蓋上的那一刻,代表的是一段人生的終結,也是我們與摯愛親人最後的道別。那一扇門,一旦關上,便不會再打開。塵歸塵,土歸土,留下的,唯有無盡的思念與空白。
然而,在這靜默與永別之中,紙紮陪葬品成了唯一能陪著他們走進另一個世界的「行囊」。它們不像鮮花會枯萎,不似言語會散去,而是靜靜地、永久地陪伴在棺木裡,與親人一同躺在那片安息之地。無論是摯愛的物件、日常的用品,或是一幢精心為他打造的小屋,它們都是我們用心挑選的思念,象徵著「我想你。」
紙紮品不只是陪葬,它們是我們的心意延續,是一份深情的承諾——你雖離去,但你不孤單。這份陪伴不會腐朽、不會遺忘,它靜靜守護著,代替我們繼續伴在你身旁,永永遠遠。
bottom of page